一. 出家的因緣

當我執筆要寫下阿難陀尊者一生的事跡時,就自然的會記得文殊菩薩讚歎他的話:「相如秋滿月,眼似淨蓮華,佛法如大海,流入阿難心。」

 

在佛陀所有的弟子中,相貌最莊嚴的,記憶力最強的,要算阿難陀尊者了。
  
關於阿難陀尊者,有著不平凡的一生,他對於當時的教團,對於今日的佛法,都有很深切的影響。
  
阿難陀和羅侯羅一樣,所謂童年入道,在他兒童的時代就加入教團,究竟是幾歲出家的,這很難考證,不過,據可靠的說法,他是和阿那律、跋提等一起出家的,最初釋種七王子出家時,阿難陀以最小的年齡,參予其中。
  
阿難陀的父親是白飯王,提婆達多就是阿難陀的哥哥,他所以能夠在童年時加入僧團,可以說就是佛陀的希望。原因是佛陀回鄉說法時,白飯王怕阿難陀會受到佛陀出世思想的影響,在見過佛陀不久後,就把阿難陀在到毘舍離國去,不讓他有接觸佛陀的機會,可是後來佛陀也到了毘舍離國,白飯王只得又把阿難陀帶回到迦毗羅城城。
  
說來真是不可思議的因緣,佛陀在諸王子中,最希望阿難陀能跟他出家。

 

在有先見之明的佛陀心中想:「假如阿難陀出家,將來可以紹隆佛種,把佛法永傳於後世。」一個偉大的人物,在一生事業中最要緊的就是物色繼承的人選,加以培植,加以提拔,在佛陀成道後不久,他就選上了阿難陀。
  
佛陀得悉阿難陀回到迦毗羅衛城,也馬上就到達白飯王的宮殿,住在阿難陀隔壁的房間,房門和房門相連,阿難陀一見佛陀,就恭恭敬敬的禮拜,並且還拿了扇子替佛陀搧風,我們從這裏可以看出,在阿難陀小小的心靈中,早就有對佛陀恭敬的信心!
  
因此,一有機緣,阿難陀就和跋提王子等一同加入僧團,披剃出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ktakhongkong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