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印度的摩揭陀國,離首都王捨城大約有二三里的路程,有一個迦羅臂拏迦的村莊,茂林修竹,山明水秀,是個很幽靜的地方,這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的故鄉。

舍利弗誕生在婆羅門種姓的家庭,父親提捨是婆羅門教中負有盛名的論師,當母親懷他的時候,他母親的智慧,就異於尋常的婦女,據說這是受胎兒的影響。

母親的弟弟拘稀羅,也很善於議論,但每當他和懷孕的姊姊議論時,總是辭窮力拙,不支而退。

拘稀羅因此慚愧得離家出走,他知道姊姊所懷的胎兒,一定是一位大智慧的人,自己若再不求進步,將來不如外甥,豈不給人笑話!

因此他就到處參訪明師,研究學問,連指甲都沒有時間剪,當時的人都叫他長爪梵志(後來因舍利弗的皈依佛陀,他也皈依做了比丘。)
  
舍利弗八歲的時候,就能通解一切書籍,當時的摩揭陀國,有長者兄弟二人,兄名吉利,弟名阿伽羅,設宴招待國王太子,大臣論師,作樂歌舞,談古論今。

宴會中規定什麼身份的人坐什麼位置,但八歲的舍利弗,卻坐上論師的寶座,旁若無人,一點都不畏懼。

很多的大臣論師起初都覺得他年少無知,不屑與語。

他們都派年少的弟子和他酬答,但舍利弗言詞清晰,義理周詳,語驚四座,諸大論師此時才都佩服讚歎,國王也很歡喜,當即將一個村莊賞賜給舍利弗。
  
八歲的幼童,在這樣的場合裏出風頭,名學者的父親,也常常感嘆自己的聰明才智不及他的愛子。

boktakhongkong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