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樓那對於弘法佈教最熱心,他不貪求名聞,不希望利養,他知道像水中月,空中花似的人間,正是他忙辦了生脫死,廣度眾生大事的最好的道場。

富樓那最不喜歡人表面上披搭袈裟,皈依佛陀作弟子,實際上所作所為的全不是為了佛法,而是為了自己。

佛陀的慈悲威德,感動了全印的國王,他們皈依佛陀後,就下令,凡是犯了不赦大罪的人,只要他出家皈依佛陀,進入僧團後就會赦免他的罪。

雖然佛陀知道這樣將使清淨的僧團成為龍蛇混雜的場所,但慈悲如同無邊大海能容納眾流的佛陀,不忍見罪不救,佛陀為此還稱讚過諸國王的仁政。

就這樣,僧團中也有些無惡不作的人,他們藉著佛陀的聖德,貪求名聞,希圖利養,甚至還有做起販賣如來的勾當。

富樓那見到這些名義上的比丘,常會率直的告誡他們說道:「諸位! 你們不可以做與佛陀教示相違背的事,不可以勸人家佈施,而自己卻愛私蓄金錢; 告訴人五欲會危害自己的身心,而自己卻歡喜往五欲的漩渦中攢。

我們能有救世主佛陀作我們的老師,實在說是千生難遇的因緣。

凡有所作,不可違背佛陀的教制,不可觸犯佛陀規定的戒條。最要緊的不能令人見了喪失信心。

你們出家學道,這是佛陀慈悲給你們一個懺悔滅罪的機會,而你們不肯為教爭光,不熱愛僧團,對於弘法利人的佛化運動不熱心,佛陀雖然慈悲的一時攝受大家,但終久大家對於自己的未來,不會有好處。

佛陀常說,人不怕有過,過而能改,才是大善人。在佛教的僧團裏,做一個庸庸碌碌的人無多大關係,但最不好的就是做一個自私自利,不顧佛教,不顧大眾而好活動的人。

我和你們大家共師共學,我有話說話,就是你們打我罵我都無關係,只要佛法能夠興隆,眾生得度。希望大家從今以後,真正的發心修學佛法,依教奉行。」

富樓那對一些心性不端的比丘的忠告,他們都很感動,富樓那與人相處,並不喜歡吹毛求疵,找人麻煩,但他的確是把個人的光榮,個人的利益,完全拋棄,他是為教的光榮,教的利益而努力的人!

佛陀知道富樓那的為人,常常稱讚他是同學比丘中的開導者、諫言者。

boktakhongkong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